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内容

辽宁:科技“神器”为农田夏管护航

发布时间:2025-06-24 18:55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10754   

植保无人机掠过玉米地,“放蜂器”精准“以虫治虫”;传感器分布在田间地头,实时监控土壤墒情……正值农作物生长关键期,记者在辽宁各地走访看到,农田里涌现出不少科技“神器”,农作物夏管变得更加智慧和高效。

在铁岭县凡河镇五角湖村智慧农业指挥调度中心大屏上,每一块农田的水温、pH值、稻苗长势都以动态图谱呈现。这是铁岭移动公司打造的“云端农场”系统。不远处,分布在2000亩稻田内的传感器,正在实时监控土壤墒情、水质数据、作物生长周期等信息。

在铁岭县凡河镇五角湖村,工作人员在介绍智慧农业指挥调度中心大屏上的数据情况。

凡河镇党委书记杨永军介绍,这是一片认养基地,认养人可以实时查看肥料、农药等的使用情况,以及各个生产环节的操作记录。“这套智慧系统预计可带动基地实现年产值398万元,较传统种植模式增收33%。”

在沈阳市苏家屯区,玉米生长正值拔节期,一架植保无人机低空掠过翠绿的田野,投下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白色球体。这是装着赤眼蜂的“放蜂器”。

“赤眼蜂是一种寄生性天敌昆虫,是玉米螟的天敌。”沈阳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研究员黄欣阳拿起一个“放蜂器”向记者介绍,“每个‘放蜂器’里能释放超过5000只赤眼蜂,羽化后的赤眼蜂会将自己的卵产在玉米螟的卵内,赤眼蜂幼虫孵化后,以玉米螟卵液为食,从而抑制玉米螟卵的孵化,达到‘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效果。”

辽宁省植保植检总站研究员张丹介绍,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蛀食玉米茎秆、穗部等,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相对于以往依靠化学农药防治玉米螟,利用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不仅绿色环保,而且效果显著。2025年,沈阳市在九个涉农区、县推广无人机投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推广面积达到34万亩。

夏至以来,辽宁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农作物灌溉需求不断增加。在沈阳市辽中区,国网沈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操作无人机巡检高标准农田机井灌溉供电线路,开展接点测温工作。

“我们加大了日常巡检的频率,及时解决农田灌溉的用电问题。”国网沈阳市辽中区供电公司运检部副主任王宇鹏说,公司还尝试通过采集系统监测农田灌排用户的用电情况,结合不同农作物的种植特点为高标准农田制定个性化用电方案,生成用户分时分区灌溉时刻表,指导用户科学、安全用电。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文章
今日 推荐
  • 前5月机械工业延续增长态

    记者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前5月,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5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趋势。其中,通...

  • 赛力斯康波:澳门首台问界

    ,赛力斯集团副总裁康波发文宣布,首台问界M9在澳门交付,问界正式登陆澳门市场。康波表示:“将继续深化...

  • 布朗大学新研究进展:教人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布朗大学一项创新项目揭示,教会人工智能更像人类一样感知事物,或许可以从一个简单...

  • 无国界消费时代来临,中国

    是否曾看着海外火热的市场,遗憾无法触达?是否苦恼于国内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眼下全球化消费浪...

  • 千年古刹马蹄寺:祁连崖壁

    6月23日,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连山下的马蹄寺石窟前,游人拍照。马蹄寺石窟因传说中的天...

  • 于东来:胖东来将关闭生活

    :6月23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近日在直播中透露,将关闭包括生活广场、人民路店、五一路店在内的多家门...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团队赴疆

    2025年6月17日至20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李志强带领神经外科、骨科康复科等专家团...

  • 抖音电商618成绩单揭晓

    “抖音商城618好物节”迎来圆满收官,无论是中小商户的破圈,还是品牌商家的销量突围,平台通过全域场景...

  • 前5月绿电交易量超220

    记者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获悉:今年前5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22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近50%,绿色电...

  • 大连市出口强势增长近十年

    记者23日从大连市商务局获悉,据大连海关初步统计,大连市前5个月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919.8亿元,...